手 / 作者 張國謙

採訪 / 高慶榮

影像的詩者 ── 張國謙
看著鏡頭緩慢的移動,將每一個生活日常畫面堆疊出他獨有的細膩與安靜氛圍,國謙說:「影片之中雖然導演或拍攝者並不會被記錄進去,但是生命中很多感覺其實是放進去的。」


張國謙,苗栗南庄人,今年41歲,目前是一位影像工作者,「我雖然做影像工作十幾年了,但是每一次新的對象拍攝對我而言都是學習。」國謙從事影像工作多年,在這次的紀錄桃園影像培力工作坊中算是具有豐富經驗並且內斂的學員,很難想像當初其實學習的是食品營養專業,因為一個機緣而栽入導演與攝影的角色,成為用影像說故事的人。2003年以前,曾經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是一種不確定,也是一種漂泊,一次看到一個客委會客家影像製作人才培訓計畫的宣傳訊息,並投入其中,這個機緣安排了他走向人生不同的方向。喜歡彈吉他和偶爾寫詩和散文的國謙說:「電影將文字與音樂,我喜歡的兩種元素融合在一起了。」2003年影像人才培訓結訓後陸續執行客委會《客觀系列》紀錄片節目導演、公視《我們的島》八八風災紀錄短片導演、客家電視《13響-客家青年築夢故事》紀錄片系列,並且入圍金鐘獎,持續從事影像紀錄工作至今。


這次參與紀錄桃園企劃徵選,最重要的是「再學習」,重新回到學生的角色,「學生是無所畏懼的,要不斷更新自己。」這麼多年下來,害怕自己停滯原地沒有前進,國謙提起曾經在商周上看過一篇文章令他一直印象深刻,談的是「天涯教室」的概念,「每一件事,所有的階段,到處都是教室,每一次的拍攝過程與對象都是學習。」因此即使已經有發表過一些作品,國謙仍然覺得自己要不斷的學習。從一開始對桃園的毫無認識,到期中的單元操作,進入到天主教愛家發展中心,慢慢與桃園開始互動,找到想要深入的主題,並在這塊土地上踏出,「我一步步用雙腳去建立與桃園之間的關係」,從期中拍攝了愛家的影片《家琦媽媽》,更進一步想要延續這個主題,最後完成《手》這件成果作品,透過去脈絡的靜靜拍攝,生活手的勞動,最後回到晚餐一個很自然的生活畫面,透過晚餐看到每個家背後不一樣的故事,從很生活的日常,去堆疊出導演要給我們感受的東西。「這一切真的很神奇,好像某種機緣對了,當教練說出就是拍”手”,就覺得好像中了,那就是我想拍的東西。」這一切源自六分鐘拍攝詩涵家一起晚餐的畫面,那個時間點教練的天外一筆,沒有那一段可能就沒有現在這個影片。




因為這段時間的拍攝與學習,「一開始那個不認識桃園的那一塊沒有了。」發現不同的故事,認識不一樣的人,開始對桃園有不一樣的體驗,無關乎是否已經在影像創作上從事多年,「一個角色的不同,讓我重新學習重新成長,回到天涯教室的核心,不斷更新自己。」

留言